道光年间,青州府有个姓李的货郎,为人实诚,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,日子过得清贫却安稳。他娶妻王氏,温柔贤淑,两人恩爱和睦,只是成婚三年,还没添丁。
这年深秋,李货郎挑着担子去邻县赶集,路过黑风口时,听见路边草丛里传来呜咽声。他放下担子拨开茅草,见一头老驴蜷缩在那里,前腿受了伤,血浸透了灰褐色的毛,旁边还倒着个空酒葫芦。
老驴见有人来,费力地抬起头,眼里滚出泪珠,像是在求告。李货郎心善,摸了摸驴头:“你这老伙计,是被人弃了?”他解开担子,取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,小心翼翼地敷在驴腿伤口上,又从干粮袋里掏出半个窝头,掰碎了喂它。
老驴三口两口吞了窝头,用脑袋蹭了蹭李货郎的胳膊,喉咙里发出“呜呜”的轻响。李货郎叹口气:“我这担子重,带不动你。前面就是柳泉村,你且往那边去,或许能寻个活路。”
他又给老驴倒了些水,才挑着担子赶路。走出去老远,回头还看见老驴站在原地,望着他的方向,像个送别的老友。
赶完集回家时,已是三天后。李货郎推开院门,王氏迎出来,接过他手里的担子,脸上却没往日的笑,眼圈红红的。
“怎么了?”李货郎放下担子,握住她的手。王氏的手冰凉,还带着些泥土。
“前儿夜里,西头的张屠户来敲门,说……说要娶我做填房。”王氏低下头,声音发颤,“我说有丈夫,他就骂骂咧咧地走了,还说……还说让你小心点。”
李货郎气得攥紧拳头。那张屠户是村里的恶霸,去年刚死了老婆,平日里横行霸道,没想到竟打上自家主意。
“别怕,有我在。”李货郎拍着王氏的背安慰,心里却沉甸甸的。他一个货郎,无权无势,哪斗得过张屠户。
夜里,李货郎翻来覆去睡不着,想着怎么应对张屠户。迷迷糊糊间,看见白日里救的那头老驴站在床前,嘴里吐着人言:“货郎哥,你家里老婆有危险!”
李货郎一惊,坐起身:“老驴?你怎么来了?”
“我本是柳泉村的护村神兽,被张屠户灌了药酒,打伤了腿,险些丢了性命。”老驴的声音带着焦急,“他不光想抢你老婆,还想在你家院里埋些脏东西,断你家香火!”
“脏东西?”
“是他从乱葬岗挖来的枯骨,混着符咒,今夜三更就会派人来埋。”老驴抬起前腿,指了指院子角落的老槐树,“就在那树下,你快想办法!”
李货郎正要再问,忽然被王氏推醒:“你咋了?睡梦中还喊着老驴?”
窗外月光正亮,李货郎摸出怀表一看,还差一刻到三更。他来不及细想,披了衣裳就往外跑,王氏追出来问他,他只说“去看看就回”。
跑到院角老槐树下,果然听见墙外有窸窸窣窣的响动。李货郎赶紧躲在树后,见两个黑影翻墙进来,手里拎着个麻袋,借着月光往树下刨坑。
“快点,屠户哥说了,三更前必须埋好。”一个黑影低声催促,手里的锄头“吭哧”刨着土。
另一个黑影解开麻袋,露出些白森森的骨头,上面还缠着黄纸符咒,看着瘆人。李货郎看得心头火起,抄起墙边的扁担就冲过去:“狗东西!敢在我家作祟!”
两个黑影吓了一跳,转身就想跑。李货郎一扁担打在后面那人腿上,“咔嚓”一声,那人惨叫着倒地。前面的黑影顾不上同伴,翻墙跑了。
李货郎踹了地上那人一脚:“说!张屠户让你们埋的什么?”
那人疼得直哆嗦,断断续续地说:“是……是乱葬岗的死人骨头,带了符咒,埋在院里,就能让……让他家断子绝孙……”
王氏这时也赶了出来,听见这话,吓得脸色发白。李货郎怒火中烧,将那人捆了,扔在柴房,又把那些枯骨和符咒挖出来,用火烧了个干净。
火光中,李货郎忽然想起老驴的话,心里越发觉得蹊跷。这老驴怎会知道张屠户的阴谋?还说自己是护村神兽?
第二天一早,李货郎把被捆的那人送到了县衙。县太爷早就嫌张屠户碍事,正好借机拿人,当即派衙役去柳泉村捉拿张屠户。
谁料衙役到了张屠户家,却见他倒在院里,七窍流血,已经死了。旁边还倒着个空酒葫芦,和李货郎在黑风口见的那个一模一样。
仵作验了尸,说是中了奇毒,像是被什么野兽咬过。李货郎想起老驴,心里明白了七八分——定是老驴报了仇。
他买了些草料,特意去柳泉村道谢。村里的老人见了他,说老驴是村里的宝贝,守了柳泉村几十年,去年张屠户想占村里的泉水,老驴就把他的牛顶死了,这次定是张屠户怀恨在心,才下了毒手。
“可它现在在哪?”李货郎问。
老人们领着他去村后的山泉边,只见泉水旁卧着一头石驴,前腿上有个新补的缺口,像是刚被修补过。
“昨儿一早,它就变成石头了。”老人叹了口气,“护村神兽耗了灵气报仇,总会变成石像,守着村子直到风化。”
李货郎看着石驴,想起它托梦示警的恩情,掏出钱请石匠给石驴刻了块碑,上面写着“义驴护民”四个大字。
回到家,王氏摸着肚子,红着脸对李货郎说:“我这几日总觉得恶心,许是……有了。”
李货郎又惊又喜,抱住王氏转了好几圈。他这才明白,老驴说的“断香火”,竟是应在这里。若不是及时挖出枯骨,恐怕这孩子真留不住。
十月怀胎后,王氏生下个大胖小子,眉眼像极了李货郎。满月那天,李货郎抱着孩子去柳泉村,给石驴上了三炷香。
说来也怪,孩子一靠近石驴,石驴的眼睛就像有了光,嘴角像是在笑。村里人都说,这孩子是老驴送来的福报。
后来,李货郎不再走街串巷,在镇上开了家杂货铺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他时常带着妻儿去柳泉村看望石驴,给它打扫身上的灰尘。
孩子长到五岁时,指着石驴说:“爹,石驴在跟我说话呢,它说让我好好孝顺你们。”
李货郎和王氏对视一眼,眼里都含着泪。他们知道,老驴虽成了石像,却还在护着他们一家人。
又过了几十年,李货郎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,石驴也渐渐风化,只剩下个模糊的轮廓。但柳泉村的人,还在讲着义驴托梦的故事,讲着货郎救驴、驴报恩的奇遇。
有人说,在有月亮的夜里,还能看见一头老驴,驮着个货郎,在柳泉村和青州府之间的路上走,铃铛“叮当”响着,像是在送什么好消息。而李货郎家的杂货铺,一直开了三代,子孙满堂,成了镇上的旺族。
每当家里添了新丁,长辈们总会抱着孩子,去柳泉村的石驴遗址看看,说起那头懂得报恩的老驴,说起那句“你家里老婆有危险”的警示,告诉孩子们:做人要行善,万物皆有灵。